潍柴动力2022年可预见周期结论:产能与时间、收入与利润。
预期产能及时间:“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新增2万台氢燃料电池产能,计划建设期是1.5年。
“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核心零部件研发及制造能力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提升公司氢燃料电池、车载储氢系统、电机及控制器、锂电池PACK、新能源动力总成等产业化生产能力,计划建设期3年。
潍柴建设周期
“新百万台数字化动力产业基地一期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新增5万台/年WP13H/WP6H等型号发动机机体、汽缸盖全自动生产线各两条,10万台/年WP13H/WP6H等型号发动机装备生产线各1条;20万台/年试车、喷漆包装线一条,计划建设期2年。
另外同学们要知道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曾提出“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价值取向,公司发展目标是:“以整车、整机为龙头,以动力系统为核心技术支撑,成为全球领先、受人尊敬、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化工业装备跨国集团”。
能帮回答吗,卡友们,潍柴新能源商用车怎么样?
该公司的经营范围:汽车新车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等等。
潍柴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961.4万元,地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经济开发区富山路99号。
山东崛起全球最大柴油机产业集群,布链者潍柴背后的“风向标”
潍柴动力:深耕传统动力 发力氢能产业
2020年12月28日,潍柴宣布2020年产销发动机突破100万台,发动机总销量首次迈入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柴油机产业集群。
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的柴油机产业集群在山东崛起,伴随着链主企业潍柴正在布局新的产业链引发的产业生态、区域竞争上的一系列变化和风向,对于当下正在 探索 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山东制造具有样本价值。
后发工业国的破局之道:成为布链者
最近几天,各省纷纷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成为高频词。
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突出了制造业主战场。山东省首次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对标德国制造,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山东将集中培育一批具有链主地位的领航企业,牵引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协同发展,同步解决生态优化的问题。
根据《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到2022年,山东力争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营收入超过2万亿元,培育5家以上具有估计影响力的千亿级企业集团,100家“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
在山东省打造的这盘棋中,潍柴是一支重要力量。谭旭光在2019年全国两会时接受采访时表示,潍柴系要在2025年实现1000亿美元营收目标。在“千亿美元”这个门槛上,按照2019年世界500强榜单,排名第68位的波音营收1011亿美元,排名第70位的西门子营收988亿美元,排名第77位的博世营收926亿美元。
研究机构分析认为,潍柴集团2019年收入突破2600亿元,2020年达到2900亿元,以年复合增长率10%的保守计算,2025年营收可达到4700亿元。事实上这20多年来,潍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4%。
作为全球最大的柴油机产业集群链主企业,潍柴系这些年打造了商用车和工程机械黄金产业链,每销售三辆重卡就有一辆搭载了潍柴发动机。100万台产销量的规模优势,使一家链主企业足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在全球聚拢了博世、AVL等一批拥有强大研发实力的合作伙伴,也拥有了调动全球产业链的实力。
公开报道透露,潍柴发动机因为性能优越售价高于欧美主要竞争对手10%,不过柴油机核心技术早已成熟,后发者再优秀也很难赚取丰厚利润。当新的产业机会出现时,一旦抓住就可以成为掌控价值链高端的布链者。
潍柴的 科技 版图里,除了传统柴油发动机外,高端大缸径发动机、燃料电池、控制策略、智能网联等也崭露头角;在新能源领域,潍柴整合全球资源构筑起了“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为一体的新能源动力总成。
2019年,全球一半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在中国。这个规模巨大的市场,吸引了潍柴产业生态圈里的合作伙伴加入到以潍柴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和布局中。
潍柴不仅仅搞制造,更重要的是以布链者角色出现,通过收购Ceres Power这样的关键环节,快速搭建一条优质产业链,完成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这是一个后发工业国往价值链高端迈进时寻找的一条破局路径:转变发展方向,成为布链者,以产生新的产业链来实现布链。
布链者的威力,在苹果、特斯拉身上非常典型。现在,积累了强大势能的中国企业开始发力。攻坚上游 科技 ,成为新产业的技术原发地,这是一个布链者的“基本面”。这个过程中,能够观察到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潍柴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这10年潍柴在柴油机上的研发投入累计达300亿,未来2年潍柴在燃料电池产业链建设方面将投资20亿元。
来自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不止是订单增长,更是安全可控
这样的链主企业,对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至关重要。这次疫情,让全世界体会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重要性。这种能力代表的竞争力,从今年11月中国对外出口额创40年来单月最高记录体现出来,各大工业大省才会在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基础在哪里?黄奇帆在《新冠疫情蔓延下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三点思考》的演讲中指出,在我国产业链集群比较完整的行业,才会在这次疫情中产生订单增长的情况。
汽车 产业链最长,上万个零部件里,即便是缺少一颗螺丝钉,都将影响产出。潍柴抓住机遇成为全球最大的柴油机产业集群。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
去年腊月二十七,潍柴发布总动员令,国内外紧急储备资源。大年初三,潍柴发动机板块开始恢复生产,迅速拉动300多家产业链合作企业复工复产。
2020年,潍柴集团累计产销各类发动机超过100万台,同比增长33%,发动机总销量首次迈入全球第一;在克服海外欧美企业收入、利润分别下降2%和89%的情况下,集团全年仍然保持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15%。
这也正体现了黄奇帆在演讲中所说的“世界产业链的中心向中国市场转移”。而产业链集群化,正是这次疫情中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特征。
打造全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山东不止有潍柴
值得注意的是,潍柴在全球柴油机产业链的这次跃升,体现的正是山东制造的优势。
今年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对标德国制造”,这是因为山东制造业单项冠军在全国最多,数量达98家,可以对标德国的众多隐形冠军企业,在细分市场中通过高度专业化取得竞争优势,占据产业链价值高端。
山东制造企业还有一大优势是,在纺织、机械、石化等万亿级基础行业都占据头部位置。与南方的消费电子产业集群崛起于海外代工不同,山东现在正在快速崛起的几大产业集群,都是由魏桥、潍柴、万华、东明石化这样的巨无霸链主企业主导推动的,这一特点和山东的产业结构密不可分。
在全球产业链重组的机遇中,山东这几大链主企业正在从对欧美的跟跑状态,跃升到并跑、领跑状态,比如万华化学在2018年已经超越了化工巨头巴斯夫,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料生产商,ADI、TDI产品现在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第二、第三的位置。这些企业的崛起,已经同欧美形成正面竞争。充分运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优势,围绕这几大链主企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产业转型就抓住了牛鼻子,就能构建起核心竞争力。
这几大链主企业占有的每一个赛道都举足轻重,上下游企业数量众多,拥有高质量海外供应链。这些海外供应商,很多是某一细分领域的全球佼佼者,把他们拉进由中国链主企业主导的产业生态,形成闭环,就能让更多的国家和中国结成“一条链条”上的共同体,而不是让成为竞争者或者卡中国脖子者,这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涵深意。
潍柴在今年9月发布的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就是一场全球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从2018年起,潍柴就与其核心供应商,德国最大工业企业之一、全球最大的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博世一起,合作研发这款柴油发动机。
重构 创新研发体系,最佳C P 是谁?
此次多省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安徽突出了倚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力量,浙江要深挖数字经济,都是围绕各自资源和产业优势来的。而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发布的2021年重点任务中,唯一明确的一个数字指标就是“省级 科技 投入再增长10%”。
山东制造要提升创新能力,不光是 科技 投入再增长,更重要是重构一个高效的创新体系。石油炼化、机械制造是基础行业,也是山东工业体系里的优势产业。长期以来中国研发体系偏于应用创新,产业源头的基础新创新是薄弱地带,单凭企业个体力量推动成本极高。这种情况下,要把国家力量、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供应链的创新源动力汇聚于一点,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一个以企业为主导的高效开放、共享共赢,汇集全球一流研发资源的创新研发体制。
能够担当这个角色的莫过于链主企业。黄奇帆的演讲中,对于产业集群与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有过深刻阐述,他说,“一旦形成了这种开放式产业链集群,将会有助于防范新冠疫情的天灾人祸所导致的全球产业链断链风险,又因为产业链集群本身形成的巨大市场份额,能够有效避免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风险,并且有助于加快形成产业链集群中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
黄奇帆的这句话,一个更深层的提醒是,这样的产业链集群式的CP组队,协同链式创新,对于提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意义重大,这样的创新研发体系,才能达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
从潍柴来看,目前,潍柴与54家具有自主研发实力的供应商成立了“潍柴动力产品研发共同体”,与41家上游供方企业建立了“潍柴动力应用技术共同体,开创了与供应商、配套商合作研究的模式,这样一个研发体系的建立,就是要解决供应链短板,解决国产发动机的卡脖子问题。这样一套与国内外顶级研发资源紧密链接,与产业链上下游高度协同的 科技 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为山东重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供了一个样本。
合肥你学不会,一座三线城市的招商引资,你学得会?
招商引资是地方发展的重头戏,如何利用好产业集群的力量呢?
赢得了“最牛风投城市”的合肥,拿真金白银引来京东方、长鑫存储、蔚来 汽车 ,砸出了支撑合肥近二十年发展的核心资产。青岛发出“欢迎成为青岛城市合伙人”呼声,启迪控股、奇瑞、恒大、华为、富士康、科大讯飞成为座上宾。
潍坊这座不和国家战略机遇沾边,也非区域中心城市的三线城市,与潍柴这个链主企业深度绑定,充分利用这个本土孵化出来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搞招商引资,让我们看到了一座三线城市进行产业更新和提升城市能级的另一种路径。
2019年7月,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的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动工。潍坊市依托潍柴梳理的六大业务板块关键配套厂商,对这个产业园进行持续分批拟定招引企业。这个产业园成为潍坊打造的国际化、专业化招商引资平台,成为潍坊打造国际动力城的最重要的载体。
目前,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已经签约落地35家全球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包括国际著名接插件供应商瑞士泰科、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其中道达尔是在中国首次设厂,奔的就是潍柴的新能源产业布局来的。这些国际知名企业大多在中国有生产厂,这次相当于把二次产能扩张地落地潍坊,而南方企业则把北方生产基地设在了潍坊。
对比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的面子工程,烂尾产业园,潍坊市抓住全球产业链重组带来的机遇,在招商引资上围绕潍柴的上下游进行双招双引,更聚焦,效率更高,拉动区域发展的效力更强,更容易带动本地产业生态的提升。政府部门要做的,就是在土地指标,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人才引进等要素上做好配合,这也是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由政府主导转向以企业为主导的一条必由之路。
业内人士表示,热效率是衡量内燃机燃油利用效率的标准,体现了一个国家柴油机技术综合实力的标志,热效率提升也是柴油机诞生125年来全球行业的共同追求。柴油机本体热效率全球首次达到51.09%,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内燃机行业的话语权。
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潍柴动力董事长,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谭旭光表示,作为衡量内燃机燃油利用效率的标准,热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节能减排的效果越显著。“此次柴油机本体热效率实现51.09%的技术突破,将全面实现潍柴动力全系列全领域柴油机引领全球;对于推动我国传统内燃机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全球内燃机行业具有重要的技术引领作用。”谭旭光说。
在推动传统动力技术突破、低碳升级的同时,潍柴动力也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方向之一。此次,山东重工集团向山东港口集团交付的首批中国重汽氢燃料重型牵引车,配套潍柴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具有动力强悍、绿色环保、安全可靠、高效全勤等特点。
“交付的这款氢燃料重型牵引车是专门为港口设计的。它的氢耗非常低,百公里不超过10公斤的氢耗,且完全实现了零排放,为建设绿色港口和氢能港口贡献力量。”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徐子春说。
2021年,潍柴动力牵头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与此同时, 科技 部与山东省签署“氢进万家” 科技 示范工程框架协议,依托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在山东开展氢能多场景示范应用,加快氢能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氢能产业齐鲁样板。
“氢进万家” 科技 示范工程实施以来,在 科技 部和山东省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了以潍柴动力为核心,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的创新协同体,加快产业链技术瓶颈突破和产业化落地,成功开发了15-200kW系列化氢燃料电池系统,其中200kW燃料电池系统在2021年10月参加了国家“十三五” 科技 创新成就展;首家开展了极寒环境下的燃料电池车队环境适应性试验,在零下34 条件下一次起动成功,行业首家实现产品寿命3万小时,引领了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进程。
基于高可靠性的燃料电池产品,开展了多场景应用示范工作。
在氢能园区方面,国内首款大功率集装箱式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首款30kW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在潍坊投入运行;开发了国内首款3吨氢燃料电池叉车,创建零碳排的物流搬运环境。
在氢能港口方面,国内首艘80客位氢燃料电池客运船在济南雪野湖成功下水试验,实现零碳排航运;全国首个港口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运营项目在青岛港启动。
在氢能高速方面,全国首座高速公路加氢站在淄博投入运营;配套潍柴动力产品的49吨燃料电池重卡在济南泰钢至青岛董家口港区路线运行超5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