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新能源汽车充电机(交流充电桩原理是什么)

交流充电桩是固定在电动汽车外,连接着交流电网,为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源的供电设备,本身交流充电桩是没有充电功能的,只有控制电源的作用。由于车载充电机的功率不是很大,多是3.5kw和7kw,交流桩充电速度相对较慢。

实际电网输送的电压是高压直流电,通过整流器的作用转变成了可以使用的家用直流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20V电压,而车载充电机的作用就类似电动汽车内部的整流器,可以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为汽车充电。

交流充电桩机型小巧,可壁挂或落地安装,接单相220V专线电源安装使用。支持扫码和刷卡两种付款方式,输入端连接交流电网,输出端装有充电插头为电动汽车充电。输出电流恒定,充电效率高,且操作流程简单,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具有时间模式、金额模式、定电量模式、充满自停等多种充电方式。

交流充电桩

通常交流充电桩是由人机交互、控制模块、计量模块和安全防护模块组成,将安全防护、开关电源、继电器、漏电检测、蓝牙、4G模块、电能计量模块等集成在一块板子上,外接灯带和显示屏,实现充电枪引导信号控制、交流电压检测、充电电流检测、电能计量、漏电检测、紧急停保护、温度保护、欠压保护、输出短路保护、刷卡、过流检测、LED控制、4G联网、蓝牙通讯等功能。

为什么交流充电桩这么受欢迎?首先是因为交流桩的成本相对偏低,结构简单,只需要单相220V电压即可,安装快,投建限制小,不需要协调电网资源和土地使用权限,是家用和单位建桩的首选;其次交流桩的功率偏小,对电网的冲击力也小;最后是因为慢充对蓄电池友好,有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充电桩充电功率可以通过提升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来实现,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的提升将增加充电中的热量释放,对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要求更高;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提升电压能够提高充电功率,且不会明显增加充电中的热量释放,因此很多新能源汽车厂商选择提升充电电压的手段。

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不但受到极端自然天气的影响,也要具备抗电磁干扰能力,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要注重外部结构的封闭性和稳定性,以防雨雪等进入内部导致短路和故障;外界的电磁感应信号会对充电桩的信号接收和输出造成干扰,在设计时要考虑电气线路的布局,将电磁信号的影响降至最低。

新能源汽车怎么充电

1、轴承所致,轴承承载滚动转速,一旦钢珠间隙增大,就会造成电机内部扫堂,定子摩擦转子,费力起热,摩擦力增大,温度升高。

解决方法:更换高质量轴承。

2、定子变形所致。有的电机厂商为降低成本,定子钢性差,易变形,转起来就会偏离正常轨道,受力不均匀,温度升高。

解决方法:更换钢性好的定子。

3、线圈所致。纯铜线绕阻,不光省电不起热,且动力强劲,但是市场出现电机铜包铝,铝包铜,会致使电机温度升高。电机发热与电机匝线的粗细也有关,线圈内部材质不一样,动力,费电,起热度也会有差别,线越细,发热量越大。

解决方法:更换纯铜定子。

4、磁铁所致。磁钢磁性大会让其效率更高,速度强劲,力量大,行车安全,性能稳,但有的磁钢不达标,磁性弱,易失磁,在高温下行驶退磁快,时间越久,温度越高,温度越高,失磁越快,车动力不足,动力弱。

解决方法:更换优质磁钢片或更换电机。

5、电机内部有水所致。并不是每台电机的封闭都很好,遇到水的进入好进难出,即使进水的电机也有可能能骑行,但是水的到来会影响电机的效率充分发挥,致使电机动力缩减,温度升高。

解决方法:清理内部“积水”,做好密封。

第二、制动系统问题。电动车制动系统摩擦电机发热有可能有以下故障所导致:

1、刹车线不回。由于长时间使用刹车线两端进水生锈或底端将刹车线外皮刮破都会使刹车不回伴有刹车使电机温度升高。

2、刹车片磨尽。有的顾客刹车不灵,紧了又紧,紧到头还要在紧,致使刹车与电机摩擦力增大致使电机温度升高。

3、刹车簧已断。涨闸刹车弹簧断依靠外部簧很难让刹车片弹到位,簧断刹车片“合拢”不反弹,使刹车制动促使有滚动阻力,使电机温度升高。

第三、控制器问题。控制器是借助于电能转换电流来调节电机的快慢。

发热属于正常现象, 电机和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都有较大的电流经过,必须通过外壳散热。 不发热说明不正常了,但是过热就有问题了,控制器控制电流大小,当过载骑行或车费力骑行时也会使电机温度升高。但是控制器内部有故障,也会造成电机起热。另外控制器与电机不匹配也会造成起热,电机小控制器大会对电机造成伤害,控制小电机大会动力不足,还是建议多大电机就用多大控制器为宜。

因为充电机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密封圈日益老化,造成密封不好,从而使充电机内部进水或者渗水,江淮iev充电机损坏情况一般有一?几种,1、充电机插上后无任何反应(220v通电正常),首次出现吧嗒烧机声音,说明充电机已经损坏,2、充电枪指示灯亮(红色插头灯)黄色充电灯不亮,这时有两种情况,(1)可能钥匙没关闭整车没断电,属于操作问题,可关闭电源钥匙,等待插头灯熄灭再次插上;(2)以上操作正常始终不见充电指示灯亮(黄色充电灯)动力电池如果没有欠压2.0V以?,可以断定充电机已损坏,

你知道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这些知识吗?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是利用三眼插座,使用充电线进行充电:使用额定电流不超过16A的标准插头插座,直接在家中充电,约8-10小时可以充满。家庭用户使用的三眼插座有10A和16A两种规格,16A插头与插座的尺寸会更大一些。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利用三眼插座,使用充电线进行充电:使用额定电流不超过16A的标准插头插座,直接在家中充电,约8-10小时可以充满。

家庭用户使用的三眼插座有10A和16A两种规格,16A插头与插座的尺寸会更大一些。上汽新能源车随车配送了一根充电线,一端连接三眼插座,一端连接车辆充电口,即可实现充电。

上汽配送的充电线是16A规格的,因此无法插入10A插座,千万不要使用各类非标的转接插头,以免带来安全风险。

使用交流充电桩进行充电:将电动汽车直接在电流更大的交流电网上利用充电桩进行充电,充电时长约4小时。

慢充充电桩功率通常为3.5kW和7kW,该值取决于车载充电机的额定输入功率。就单相交流充电而言,目前车载充电机的额定输入电流分为16A和32A两大主流,则有16*220≈3.5kW、32*220≈7kW。

车载充电机能智能识别接入的是三眼插座还是充电桩,即使车载充电机的功率是7kW,也会智能地将充电功率限制在接入线缆可承受的范围内,确保充电安全。

以上两种交流充电属于“慢充”,慢充充电时间长,交流电源由功率较小的车载充电机转换成直流给电池充电。

使用直流充电桩进行充电:将电动汽车连接到交流电网或直流电网时,使用了带控制导引功能的直流供电设备。市场上一般只有纯电动车才配有直流充电功能,就是我们所谓的“快充”。

快充充电时间短,由大功率非车载直流充电机直接输出直流给车辆电池充电。市面上的快充桩功率从30kw到超过100kw不等,一般充电也从十几分钟到2小时不等。

在快充过程中,非车载充电机和电动汽车经历了握手阶段、配置阶段、充电阶段结束阶段。快充对于安全、电池寿命、基础建设、运营维护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充电技术的发展,会有新的充电技术不断出现,新能源车充电会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方便,为新能源车实现便利性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充电技术的发展,会有新的充电技术不断出现,新能源车充电会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方便,为新能源车实现便利性提供有力保障。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新能源汽车慢充和快充的选择

你知道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这些知识吗?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关乎车辆的使用体验和使用安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无论在基础建设上面还是车辆的技术上面,都比以往有着质的发展和跨越,在使用或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面临的问题就是车辆充电桩的问题,了解充电桩也能够为我们在使用车辆的时候带来更加舒适的用车体验。

按照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来分,可以分为快充和慢充,快充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加大充电的电流来实现车辆的充电,这一类的充电桩在功能和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一样,充电速度快,同时有固定的充电桩等,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有专门的人管理和运营着,不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问题,同时快充也具备慢充的功能,在使用的时候避免产生充电焦虑的情况出现。

而另一类充电桩则是慢充,根据慢充的工作方式和原理来看,慢充通过交流电的方式来慢慢的进行充电,这一类充电桩的方式就可以更好的保护电池,通过涓流充电的方式来实现电池的保护。同时作为新能源汽车也配备了随车充的充电枪,这一种东西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受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电的地方都是可以进行充电。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今后的普及速度会异常迅猛了解充电桩的知识,能够让我们在使用充电桩的时候更好的使用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没有慢充接口,不能支持慢充符合国家标准吗?

新能源汽车慢充和快充的选择

相比于油车有且仅有一个的燃料加注口,新能源汽车往往会配备两个充电接口,分别是交流充电接口(七孔)与直流充电接口(九孔),出现这样的原因,则是源于电动汽车的两种充电方式。

新能源汽车充电,即是将电网中的电充入动力电池的过程,但由于电网的电为交流电,动力电池使用的则是直流电,因此,需要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后,才能给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而直流充电桩内的电源模块,和车端的车载充电机,则是实现这一转化的装置。

一般来说,充电功率越高,车载充电机/电源模块的的体积就会越大。因此,受限于车内空间与车辆成本等问题,车载充电机的功率相对较小,对交流充电桩的功率需求也就无需过大,一般6到8个小时才能充满,自然而然就成了“慢充”的代名词。而直流充电桩,多建于公共场地,对电容和桩体体积的限制相对较小,功率模块与充电功率也就相对较大,因此成了大家口中的“快充”。

当然,使用大功率交流充电桩,也需建立在车辆本身具有更高规格车载充电机的基础之上。对于民用电,电压多为单相的220V,与三相的380V,而国标电流推荐值则一般为10A/16A/32A/63A,同时规定单相充电,电流不得超过32A。因此,220V单相充电最大功率就是7kW左右(220V×32A),而三相充电最小功率则约为11kW(220V×16A×3)。

充电时,电池会产生极化反应,这就好比往杯中倒啤酒而产生的泡沫一样,倒酒的速度越快,泡沫就会越多,实际倒入杯中的啤酒就会越少,这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虚电”。因此,相比于“慢充”,“快充”产生的“泡沫”,即“虚电”,就会相对增加,实际充入的电量也就相对减少,在同样表显都为100%的情况下,“快充”的续航也就短于“慢充”,大概在15%左右。

慢充也就是正常充电速度,这是相对于快速充电来说的!

如果电动汽车充电口是符合国标要求的,则可分为慢充口和快充口两种形式,是不一样的,其中慢充口是7孔触点,快充口是9孔触点的,详细请参见充电桩国标。

当然如果是不同国家的电动汽车充电口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快充,转化电流为电能直接对电池充电;慢充,对充电机输送电流,汽车充电机转化电流为电能充电。

快充充电快,节省时间,方便快捷。慢充电流和功率较小,充电时间相对较长,能很好的养护电池。没有慢充接口是不可能的,没有快充倒可能,看电池容量大小设定,你确定是没有吗,那这个车卖给谁呢?

难道充个电还要满城市找点,自家却无法充吗。而且快充伤电池至于是否一定要慢充接口,这个国家不强制标准,市场自然淘汰!

以前接触过新能源汽车充电标准,确实没有专门说过关于电动汽车一定要配置快充或慢充的问题,只是对慢充和快充提出了技术要求,可能是个漏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