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销(2023年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简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5月,新能源汽车继续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将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2023年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1.3万辆和71.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4%和12.6%,同比分别增长53%和60.2%,市场占有率达到30.1%。

2023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市场占有率达到27.7%。

2023年5月,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三大类汽车产销环比均呈不同程度增长,三大类汽车产销同比均呈快速增长。

2023年1-5月,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汽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分化

对汽车分类进行调整,新能源不能再割韭菜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万辆和63.6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9.5%。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市场占有率达到27%。

增增增涨涨涨,放眼望去新能源一片大涨,增长率都一倍多,市场占有率都高达30%了,就是说每卖出去三辆车里面基本上就有辆新能源汽车,还买什么燃油车。

看到如此高的增长势头,很明显新能源代表着就是未来!高到如此高的渗透率,还需要怀疑吗?我们的新能源电车没问题了,什么自燃什么低温续航减半等等应该都不是问题了吧,不然怎么会这么多人都买?!

这是很多汽车小白在购买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时候听到和想到的。

目前国内对于汽车分类只有两种: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但是所谓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的时候是包含了混动车型,而混动车型又包含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动车型。

现在一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渗透率已经高达接近30%,但是在很多不明就里的小白鼠们,根本不知道现在说销量时候的新能源车是包含混动车型,在他们眼中的新能源汽车其实就是纯电动汽车,一看都这么高的销量占比,并且每月销量都高达六七十万,认为纯电动汽车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不对自身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盲目购买纯电动汽车,购买后后悔不已。

就拿常见的低温续航严重衰减问题。在寒冷的北方,尤其东北内蒙这些地区,纯电动汽车冬天续航能达到一半就谢天谢地了,给用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是很多汽车小白根本不了解

去年 12月12日,懂车帝公布2022年新能源汽车冬季测试结果。-15°℃条件下,新能源车平均续航达成率48.5%,平均续航里程268公里,相比2021年分别提升4%和14%。仅仅零下十五度,长江以北冬天一拉一大片,但是就是冬天这么常见的一个冬季低温,我们34个品牌60余款主流车型,基本上囊括所有我们听到和见到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当然包括如今红的发紫的量大新能源品牌。

但是就是这些被吹上天的大牌纯电动汽车,低温续航连一半都不到!平均48.5%!有的甚至连30%都不到,更有甚者低温下连电都充不进去!彻底扒掉了纯电动新能源车的底裤!

还有的人家里根本没有充电桩,看到网上报道自己简单一算觉得纯电动汽车很省,脑子一热就买了,买回来以后发现自己没有充电桩,充电极其麻烦!遇到春和日丽的春天秋高气爽的秋天还好,但是遇到炎炎烈日的夏天和寒冷刺骨的冬天,就真的开始考验夏练三暑冬练三九!

有些人汽车小白买回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后发现省油但是真不省钱更不省心,续航焦虑充电不便!肠子都悔青了,打算卖掉的时候才发现,纯电动汽车的保值率堪称灾难!一些品牌一年就能给你腰斩!

用着糟心卖了血赔!只能委曲求全一遍骂一遍忍,凑活开!体验极差!而这一切根本原因是很多汽车小白根本不懂新能源汽车!目前较高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其实很大一部分占比都是混动车型,比如目前销量最好的比亚迪,其销量中混动车型占比就达到57%。

十年内混动一定是最符合国情,是绝大多数老百姓最佳购车选择,因为混动车型可油可电,完全没有续航焦虑,同时发动机一直运行在高效区间,油耗相比较传统燃油车大幅下降。

像比亚迪秦超级混动DMI百公里工信部油耗只有1.6L。目前国内主流车企混动车型,百公里油耗基本上都可以做到5L以下,这个油耗其实用车成本和电车已经相差无几!而混动车型由于采用了更大的电机电池又完全可以享受电车的高智能化!

但是目前把混动车型和纯电动汽车放一起的统计方法给很多人造成了极大的误导,尤其一些汽车小白,根本不懂车,以为新能源汽车就是纯电动汽车。而买纯电动汽车的小白基本上都是奔着省钱来的,但是电动汽车并非适合所有人,买对了省油省钱开开心心,买错了有苦难言默默流泪!

所以强烈建议国家更改分类标准,将车辆划分为:燃油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举措。 当前,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已形成从原材料、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包括材料和零部件,其中材料包括电池材料、车身材料、内外饰材料等,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中游是整车制造,按照功能可分为乘用车、商用车和专用车;下游为充电及后市场服务、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其中后市场服务包括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维修养护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全球销量占比超过60%。新能源汽车配套环境也日益优化,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521万个、换电站1973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累计建立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超过1万个。 2022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长1.5倍。

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集聚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其中,珠三角地区代表企业有比亚迪、小鹏汽车、广汽埃安等;特斯拉、吉利集团等;京津冀地区代表企业有长城汽车、小米汽车、理想汽车等。 珠三角地区 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传统汽车产业的制造基础,又有人工智能、通信科技等新兴产业的优势, 长三角地区 作为国内最早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布局的区域之一,如今全国每三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台产自长三角地区。 京津冀地区 作为全国六大整车产业集群之一,具备较强的发展基础,智能驾驶系统、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