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5年,格力终于以18亿“拿下”银隆!
2021年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通过参与司法拍卖拍得珠海电动车企业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成交价格为18.28亿元。
另外,董明珠将其个人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的表决权委托给格力电器。由此,
银隆新能源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
这也意味着 格力和董明珠离期盼已久的“造车梦”更近了一步。
豪掷18亿,格力收购银隆新能源
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称,格力电器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同时,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
此次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5.29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占银隆新能源总股本的47.93%, 银隆新能源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
对于此次交易,格力电器表示,由于董明珠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同时持有银隆新能源股份,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无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波折不断,董明珠对银隆执念深厚
说到格力与银隆,就不得不提到关键人物董明珠。在这场长达5年之久的合作中, 董明珠可以说是推动格力拿下银隆的重要甚至唯一关键人物。
早在5年前,格力电器就动过收购银隆新能源的念头。当时新能源 汽车 成为全球最大的风口,眼光长远的董明珠也决定进军 汽车 赛道。
2016年8月,在格力电器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格力电器拟收购银隆新能源100%股权的相关议案。结果让董明珠没想到的是,在同年的股东大会上, 格力电器多数中小股东都对这个收购方案投了反对票,收购最终以失败告终。 反对原因之一是收购的估值过高,董明珠还因此在股东大会中发怒。
但是执意切入造车领域的 董明珠竟然自掏10亿腰包, 然后拉上王健林、刘强东共同出资30亿元取得了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其中董明珠个人占股7.4627%,是银隆第五大股东。 增资扩股后,珠海银隆的整体估值达到134亿元,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
董小姐对珠海银隆的信心,从来不只表现在口头上。 短短几个月后,董明珠就增资扩股,持股份额达17.46%,成珠海银隆的第二大股东。 从第五大股东跃至第二大股东,董明珠用行动向外界表明“做新能源”的决心。
“我替银隆保证———用银隆的车保十年不换,电池坏了算我的,这就是中国骄傲。”“收购银隆失败,是因为有人鼠目寸光。”董明珠信心十足地表示。
对银隆的重视,更体现在董明珠的回乡投资上。
2017年5月9日,总投资100亿元的银隆新能源南京产业园项目在溧水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这也是银隆在全国布局的第五大产业基地。
而为了让银隆顺利入驻家乡南京,董明珠曾四访溧水:
开工仪式上,回到家乡南京的董明珠表示,银隆新能源将把南京作为华东地区的重要基地,提升辐射全国和世界市场的带动力,带动更多产业在南京落户,为南京经济 社会 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即便是在2018年银隆相继爆出停工、裁员等负面新闻后,董明珠依然没有放弃对银隆投资。
2019年8月, 格力电器出资1530万元,与珠海银隆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 ——珠海横琴格力华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三年前没能投资珠海银隆的遗憾,正被格力电器以另一种方式“弥补”。
如今,五年已过,格力电器终于将银隆新能源收入麾下。
7个月亏损7亿元,银隆负面缠身
虽然董明珠如愿拿下银隆,但投资界依然不看好此次合作。其中直接的一项就体现在 银隆高位的资产负债率。
数据显示,2020年银隆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3.25亿元,净利润-6.88亿元。2021年1~7月,银隆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10.58亿元,净利润-7.63亿元。截至2021年7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81.49亿元, 负债总额227.2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0.75%。
而公司在管理上也问题连连。
2018年,银隆新能源屡次被曝出工厂停工、被供应商拉横幅讨债等消息。紧接着银隆新能源大股东魏银仓及原总裁孙国华被曝出通过关联交易侵占公司利益,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2019年4月25日,银隆原总裁孙国华等6人被抓,但 创始人魏银仓却早已经远走美国。 随后事件不断发酵,董明珠也与珠海银隆原控股股东及管理层产生分歧,一度对簿公堂。
从行业发展角度,更是未能获得相关人士认可。
当前正值新能源 汽车 市场蓬勃发展之际,但为何身为“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集团”的银隆新能源却陷入了持续的亏损中?
家电企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指出, 新能源 汽车 的火热,其实说的主要是轿车的火热,而非客车的火热。
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根据终端上牌信息,2021年1~7月新能源客车累计销售2.11万辆,同比下降5.3%。在新能源 汽车 整体销量大增的背景下, 新能源客车销量却出现了下滑。
刘步尘同时指出,客车和轿车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是, 客车的收款非常难,账期一般都在5年,轿车则是一下子就付清了。 所以客车虽然也是新能源 汽车 ,但和轿车完全是两个概念。
因此,从逻辑上来说,几乎无法理解格力电器为何控股珠海银隆,因为这表面上来看并非是优质资产,而且银隆业务和格力电器的业务很难形成协同,甚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银隆新能源就是个烂摊子。”
董明珠究竟看中了银隆什么?
既然银隆新能源都沦落如此了,为何格力还决意“上车”呢?
对于收购原因,格力电器在公告中表示, 是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落实“立足家电行业,稳步拓展多元化新兴业务”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
另外, 格力电器称此次交易双方能收获协同效应, 格力电器能在公司治理、市场拓展、研发协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多维度赋能标的公司,提高其产能利用率和产品竞争力。格力电器认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和银隆新能源能够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共享, 实现“1+1>2”的效果。
但从根本来看,格力和董明珠看中的是银隆新能源在纳米级钛酸锂技术及现有锂电池方面的产能。
董明珠早在入股银隆时就表示,格力看重的是银隆所掌握的钛酸锂电池技术,收购不仅能让格力快速切入新能源电动 汽车 领域,更重要的是在储能业务上大有作为。 “我愿意拿着我所有的资产投入银隆,因为这是中国进入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
资料显示,银隆新能源所开发的纳米级钛酸锂技术,能够研制出超强快充、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的钛酸锂电池系列产品。且银隆新能源拥有40多条钛酸锂和磷酸铁锂生产线,其钛酸锂电池产能能排到世界前列,而其磷酸铁锂电池产能能排到全国前列。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钛酸锂”只是一项小众技术,还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更何况, 银隆新能源目前接连亏损的经营现状,或更难以“自身之力”推进商用化进程。
董明珠的“造车梦”能否最终落地,格力期待的“1+1>2”能否实现?一切,还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
参考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豪掷18亿元,格力电器“拿下”7个月亏7亿多的银隆,董明珠造车梦再燃?》
中新经纬:《格力电器18亿控股银隆新能源 “造车梦”能否实现?》
苏商会:《100亿!董明珠在南京干了件大事,张近东也来了…… 》
银隆新能源造就董明珠,银隆集团创始人魏银仓身世是啥?
法定代表人:赖信华
成立时间:2009-12-30
注册资本:110333.5385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400000202578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金湖路16号
退出银隆新能源,董明珠不造车了?
魏银仓是银隆新能源集团的创始人,他抓住了当时的商机、政府的节奏,让银隆集团发展起来,发展的同时银隆集团也发生了一些危机,卢春泉、董明珠的加入,让银隆集团慢慢好起来,而魏银仓因为一些民事案件,离开了自己的位置。
在一段时间内,银隆集团成为了人们眼中的重点关注对象,董明珠和银隆集团的曾珠海银隆董事长魏银仓、原公司总裁孙国华等人产生了一些纠纷,董明珠在早期与银隆集团签了增资协议,还有其他著名公司与银隆集团签下了协议,他们获得了银隆集团的一部分股权,董明珠对待银隆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般。
珠海银隆有限公司主要是经营新能源的,前几年,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董明珠和银隆集团董事长魏银仓在河南签下了一个项目"银隆新能源产城融合产业园?,董明珠加入了银隆后不久,银隆新能源集团就出现了问题,银隆公司当官的魏银仓、孙国华等人利用非法手段,侵占了公司高于十亿元的利益。于是董明珠运用法律武器,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孙国华等人已经被刑事拘留了,可是魏银仓已经去了美国。
魏银仓是银隆集团的创始人,银隆集团最开始叫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魏银仓抓住了当时的热点,拉开了新能源汽车的序幕,后来银通集团还收购了美国奥钛、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普润资本总经理很看好银隆集团的发展,成为了银隆集团的投资方,魏银仓甚至将董事长让位给了卢春泉,接下来就是董明珠的出场了。
据了解在之前,董明珠和魏银仓在公司的一些事务上发生过一些分歧、争执,根据了解,魏银仓一共有三起民事诉讼案件,一个是华融国际的事情,还有是魏银仓曾经多次向公司出售专利,还有就是银隆公司向魏银仓、孙国华控制的一个公司出售汽车等,但是神通公司拒绝付款,金额有几亿元。
珠海银隆现状2022
近日,有媒体报道,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董明珠从股东中退出。
针对这一传闻,银隆新能源公众号发文声明,“近日,有媒体报道‘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董明珠从股东中退出’等相关新闻,上述有关公司的信息严重失实,公司股东董明珠股权未发生任何变更。”
“天眼查”信息显示,银隆新能源的股东中没有董明珠。不过,“企查查”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网站显示,董明珠并未退出银隆新能源的股东之位,持股比例为17.46%,仍为银隆新能源第二大股东。
资料显示,银隆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以锂电池产业为经营核心,集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整车制造、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
虽然董明珠相当看好这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的前景,但格力电器股东却并不看好,否决其收购建议,2016年12月,董明珠和万达、京东系投资公司等共同出资30亿元入股银隆新能源,次年3月,董明珠个人进一步增持银隆的股份,一跃成为珠海银隆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7.46%)。
不过,银隆新能源的发展,并没有如想象中一帆风顺。董明珠入股后,珠海银隆就大范围调整了组织架构,格力背景的员工成为多个核心业务部门分管副总裁,新老管理层在公司内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纠纷和矛盾。此外,银隆新能源不断被爆经营出现问题、订单下降、多处厂区大面积停工停产,累计欠款超10亿、产能过剩、高管离职、供应商上门讨债等……
数据显示,2019年银隆新能源客车销量为2708辆,同比下滑高达62.8%,呈现断崖式下跌。
到目前为止,银隆新能源在产品方面的动作并不多,董明珠也已经很久未对银隆新能源的进展公开发声,格力汽车还是一个图纸上的梦。
董明珠的造车梦还会不会继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