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柠檬
出品:CAR位
腾势怎么也没想到,开年送给比亚迪的第一份大礼,竟然是被人炮轰。
2月10日,深圳爱出行汽车租赁有限公司(iGO分时共享平台)创始人吴建明发文声讨腾势汽车。原因是此前公司购入的1033辆腾势电动汽车出现电池故障,大量车辆被迫闲置停运,导致损失总额达6亿元。同时因为多次联系比亚迪腾势协商处理未果,比亚迪也因此被扣上“店大欺客”的帽子。
新闻一出,舆论四起。腾势方面也迅速给出回应,官方表示其与爱出行之间的矛盾是因合同履行产生争议,目前仍在法律诉讼程序中,尚未审结。
二者你来我往之间,不免让人吃瓜心旺盛。不过法律最终评判结果出来之前,还是希望大家理性吃瓜。
从表面上来看,虽然二者是从电池衰减到售后服务等问题引发的纠纷,但争议背后同样反映出租赁市场的热潮冷却。
爱出行暴雷,比亚迪背锅??
面对爱出行的炮轰,难免让人产生疑问,难道公司主营产品只有腾势吗?
作为分时租赁赛道中的先发选手,爱出行的出租品牌主要包括腾势、奔驰、宝马及特斯拉。也就是说,这家出行公司主打的是豪华品牌。
其中主要车型为腾势,占比为80%以上。公司曾在2016年前后购买比亚迪电动车共1700多辆,共支付了4亿多元,其中包括1333辆腾势300型电动车。
续航300km的车型放在今天确实已经不够看,但在当时已经算是不错的水准。电池衰减是新能源公认的痛点,不过现在因为续航问题质疑一款8年前的老车型,而且是从2016年就开始服役,那早一点理论会不会让损失更小呢?
当然腾势也没有正面回应爱出行提及的产品维修和更换电池等问题。
现在爱出行濒临破产,要比亚迪背锅,着实有点“冤大头”味道。换一个角度来看,爱出行暴雷单纯是因为产品问题吗?其所处的分时租赁行业遭遇寒流,恐怕才是更深层次原因。
2015 年,是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涌入的时期,爱出行也在这一年成立。后续伴随运营问题突出、资本市场降温等影响,2018年该行业进入深度洗牌阶段。友友用车、EZZY、麻瓜出行等平台纷纷亏损倒闭,同样崛起了EVCARD、Gofun、盼达几家分时租赁龙头企业。
从品牌来看,虽然BBA为首的豪华品牌也先后入局该领域,但情况并不顺利。奔驰创立的car2go曾在2016年正式进入国内市场,在重庆投放和运营。短短3年后,也以奔驰悄无声息撤退告终。
布局高端出行市场,本来是一场双赢的戏码。品牌可以借此机会发掘新的市场增长点,衍生多元化的品牌形象。对于平台而言,同样可以借助豪华品牌的力量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
但是共享汽车并不是慈善事业,无法盈利的话很难持久。重资产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前期投入大,同时复杂的后期操作同样考验着公司的运营能力。如果是采用豪车从事出租业务的话,不仅会加大购置成本,车辆管理和维护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所以国内很多租赁平台大多选择低价电动车,如EV150、知豆、荣威e50、奇瑞eQ等。降本增效模式可以让平台方更好生存下去。
这场“电池门”事件,更像是行业洗牌下的一场献祭。虽然献祭者是爱出行,但它也用自己的经历为后来者指路。
不要“恋战”,加快品牌建设更重要 ?
腾势面对爱出行的声讨,没有过分恋战。这是一个中肯的选择,纠纷交由法院审理,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做好眼下的事儿,那就是做好自己的品牌规划。
由比亚迪全权接手后,腾势整个状态开始好转。上线的首款新车腾势D9在开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数据显示,其1月份共售出6439辆,成为35万以上新能源豪华MPV领衔玩家。
整车有混动和纯电两个版本,背靠比亚迪,整车拥有DM-i、刀片电池等黑科技加持,增强了整车的竞争力。同时,还有零重力座椅、车载投影、全景天幕、超大空间等卖点吸引消费者。同时今年一季度OTA将为腾势D9带来多种功能更新。
据悉,腾势D9 EV版的交付工作预计将于二月正式开启。按照规划,今年年内,腾势还将推出多款新车,包括纯电车型和插混车型。
在比亚迪产品序列中,海洋网和王朝网主打大众化路线,腾势定位豪华,仰望负责的是超豪华市场。腾势D9进入的新能源MPV市场,仍然是当下较为小众的一个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已经上市的也只有它和岚图梦想家,以及极氪009。
但腾势的野心不止于此。从官方公布的旗下新车冬季测试宣传视频中不难看到,除了腾势D9,还有两款全新SUV——大五座中型SUVN7以及六/七座中大型SUV,后者或命名为N8。换言之,腾势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覆盖更多产品线的品牌。
如此看来,比亚迪全面接管后的腾势,已经是一种新生的姿态。当人们还在吐槽它产品和形象老旧等问题时,腾势已经悄咪咪换新了。如果说这场“电池门”事件是腾势前行路上的小插曲,那么它的后续发展或许有着更大看点。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除)
?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CAR位,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汽车推广建议
你知道共享汽车和分时租赁的区别么?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将分时租赁等同于共享汽车,其实在汽车共享的大概念里,包括顺风车、网约车、分时租赁、P2P 及传统的经营性租车等业务,都是属于汽车共享。
共享单车的概念火爆了以后,和它运营模式最接近的,就应该属于分时租赁了。在6月1日,由交通运输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表示,分时租赁,也称为汽车共享。
《征求意见稿》还明确提出鼓励分时租赁发展,这对汽车分时租赁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政府的利好表态,给资本市场又增添了许多信心。
汽车分时租赁行业盈利困难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通过记者的亲身体验后发现,分时租赁真的不是“赔本赚吆喝”。
分时租赁的使用条件比想象中简单,但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很多。
在北京市万寿路地铁站旁的凯德晶品地下停车场,打开TOGO,随时都会有一辆车可以供使用,车型一般为smart、标致2008或者雪铁龙C3-XR。使用TOGO需要交押金,车辆停车费,使用收费包括里程费和时长费,还有起步价和还车附加费,用车并不便宜。
这是记者体验的几个项目中比较费钱的一个,但使用起来并不麻烦。导航精确,车辆状况良好,车内干净整洁,储备箱内放置了专车专用的加油卡,可以在运营城市的中石化免费加油,和私家车相比,用户体验丝毫不差。
体验的同时,记者发现,运营商面临的难点则有很多,以致于分时租赁行业的标准非常不统一。
在分时租赁的运营商中,收取停车费和押金没有固定的标准,有的不收,有的收,有的多,有的少。
停车费积少成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比如说一度用车不收取停车费,由一度用车和停车场签订合同,只要是一度的运营车辆,可以随停随出。TOGO则是需要自行支付停车费,但TOGO会根据停放时长给予“途币”补偿。
押金比停车费的蛋糕更大。比如使用TOGO的每个用户需要缴纳1500元押金,假如有10万人注册使用,单押金就可以收入1.5个亿,全是现金;GOFUN的缴纳押金为699元,一度用车、有车、零派乐享则都不需要押金。
目前市场上有车辆运营的的分时租赁运营商,大都具有整车厂背景。比如说Car2go、环球车享、Gofun、GreenGo租车等,它们背靠主机厂,资金雄厚,资源丰富,很快就能将广告遍布城市来获取用户,因此它们反而大都需要押金。
另外的新进者中,有传统的汽车租赁公司,有汽车经销商,有IT企业,有互联网型公司。例如一度用车、有车、零派乐享等,最开始车辆投放的量就比较小,大概在300-500辆之间,所以为更多地吸引用户,在收取押金这一项放宽了很多。
在后期维护上,也分车辆类型的不同,费用也大不相同。电动汽车结构简单,使用成本和维护都比燃油车低很多。但是租客自然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为分时租赁的车辆充电,因此运营商需要安排工作人员给电量低的车辆去充电。城市内交通是短时短途,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完全符合要求。
另外,有些企业做分时租赁目的并不单纯,整车厂所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单凭市场销售并不能完全消化,就成立分时租赁公司来消化库存,还可以获取国家补贴。
再者,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推广的产业方向,共享是未来的趋势,做分时租赁的同时可以囤积一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牌照,这都属于珍贵的资源,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新能源汽车是分时租赁市场的主角。
最后,交通事故如何处理,分时租赁行业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租汽车不比租自行车,汽车上路行驶,驾驶安全、保险保障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有些平台比较宽松,一些小剐蹭,往往都是运营商自己兜底,不收取会员任何费用,有些则相应收取损失费;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是会员全责的话,零派乐享会员可以购买“不计免赔”服务,在理赔范围内会员不需承担1500元以下的车辆维修费用;TOGO则规定,用户驾车出险后,应先行垫付费用,30日后可将保险金打入会员指定账户。
综上来看,大众在使用分时租赁的时候门槛很低,一部手机,能够开车即可,但运营商要操心的事情很多,除了资本和主机厂资源是基本以外,还有停车场资源和牌照资源,何如找到盈利模式,这些都是绕不过去的槛。
分时租赁的使用次数比想象中多,使用人群比想象中年轻。
打开TOGO的应用,记者发现,在日间,TOGO的车辆大都停放时间再30分钟到3个小时之间,少部分车辆停放时间超过5个小时,这意味着该车最多每隔3小时就会迎来一次使用。一度用车因为不需要支付停车费用,所以并不能看到停放时长。
记者在TOGO上随机选择了一辆车,在位于工商银行翠微中里支行旁的停车场,等候了大约半个小时,迎来一位使用者小东(化名)。小东是一名90后,老家湖北,在北京工作3年了。他告诉记者:“自己喜欢尝试新事物,使用共享汽车已经有2年了。”
在和小东交流的期间,他还谈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他说,身边同龄的朋友都很喜欢分时租赁,只是驾驶技能不熟练,驾校的水平完全不能上路。家里有车的驾驶技能熟练,却用不上分时租赁,没有车驾驶技能不熟练,想尝试却有心无力;使用最多的就是像小东这样,老家有车却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小东说;“或许我只关注到了自己,但分时租赁的目标人群真的很大。”
途歌CEO王利峰在本月初曾表示:通过大数据平台的调拨,在北京地区,每辆共享汽车平均每天使用频次达到5.1,平均每次行驶距离为20公里,是普通私家车的4倍以上,大大提高了汽车的使用效率。共享汽车每日订单集中在工作日18时和21时达到两个高峰。上海、广州和深圳另外三个覆盖城市也都有着相似的数据表现。
日均使用频次达到5.1,在今天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使用频次了,随着年轻人的成长,思维方式越加开发,共享概念越发普及,分时租赁汽车的覆盖范围越广,相信这个数字会越来越高。
从使用情况看来,分时租赁的市场并不小。据交通运输部最新统计,目前全国有6301家汽车租赁业户,租赁车辆总数约20万辆,市场规模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汽车人》认为,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无人驾驶将会给分时租赁带来巨大的变革。
在传统的观念里面,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是面子和地位,大众渴望拥有一辆车,更甚于使用一辆车。90后和00后会慢慢地成长起来,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他们的观念中,车辆只是为了解决出行的工具。
即便盈利堪忧,资本依然看好分时租赁。今年4月,TOGO成功获得了真格基金领投的4000万元A++轮融资;5月,京鱼出行宣布已获得500万元种子轮融资;6月,Ponycar(小马用车)对外宣布,近期已完成B轮1.5亿人民币的融资。
90后不仅能接受分时租赁,他们买了车以后,也许会将自己的车辆作为共享汽车,供所有人使用,这对于现在的中年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事情。
因此,即使分时租赁现在难见盈利,在未来会有着大的市场,毕竟现在各行各业,都讲究抓住年轻人。汽车厂商说这是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手机厂商说这是年轻人的第一部手机,到后来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第一个台灯,第一辆平衡车,第一个插线板和第一个鼠标垫……
分时租赁也是如此,年轻人是它的主要用户,象征着未来,这或许是资本最看重的地方。
除了思想观念的解放,技术的革新也是重要因素,无人驾驶功能是分时租赁行业最大的生产力。现在的车企都说自己是互联网出行服务商,是科技企业、服务企业,好像说自己是“制造企业”都不好意思出门打招呼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随着数字化、互联化的到来,行业的变革太快了。亏损的特斯拉的市值都超越盈利的通用了,任何一家传统车企都面临着危机。
现在有很多车企和科技公司,都号称五年十年内就能实现无人驾驶,且不谈多久能实现这个目标,假设若干年后无人驾驶时代真的到来了,用户只需要发出用车信息,无人驾驶汽车就可以自动开到身边;待用户下车之后,汽车自动找停车位停车。
在北京魏公村附近,有很多大学生,在中关村南大街理工大厦停车场,记者遇到了刚停好车的小庞(化名)。小庞是北京理工大学大三的学生,是分时租赁的忠实用户。在使用共享汽车的时候,他觉得最遗憾的事情就是不能随用随停。
在记者体验分时租赁的过程中,停车也是最为麻烦的事情。你需要将车辆停放到软件上面指定的停放地点,这是最耽误时间的地方,它不能做到和共享单车一样随停随用,在实惠上比不过公共交通,在便捷上比不过出租车和网约车。
这个停车难题在目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无人驾驶。只有在无人驾驶时代,分时租赁才能做到和共享单车一样,随停随用。在无人驾驶时代,不会有交通事故和拥堵,私家车的存在或许只是少数爱车人的玩具,这个时候才是分时租赁最好的春天。
新能源汽车推广建议
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
充分发挥公交领域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巡游出租车领域推广工作,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出租汽车行业的应用范围,积极推进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使用新能源汽车,并加大专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统筹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行业规划,逐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保障车辆充电需求,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制定我市充电服务费价格标准。推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公共机构办公区域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各单位在内部停车场配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完善产业扶持政策
从用户购车(新能源汽车购置、使用、维护等方面) 和产业发展 (项目审批、科技攻关、税收等方面) 两个角度给与政策和金钱优惠。引导和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聚集和完善,对研发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企业在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安排及扩大产品销售、配套上予以重点支持。
创新新能源汽车推广模式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整车租赁、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电池租赁和回收等服务领域。鼓励在公共交通服务领域实施融资租赁营运模式。在社会领域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等运营模式。鼓励大型专业充电站采用PPP合作模式进行建设和运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电池租赁和回收服务领域。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创新金融产品,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经营、消费等各环节融资需求。
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和科普宣传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能源汽车,提高全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