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电视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更是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的广阔平台,近年来,一档名为《问政山东》的电视节目因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深刻的政治意义,在众多观众中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好评,人民日报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媲美下饭神剧”的政风问责新风尚,这一评价不仅体现了节目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也反映了其在中国政治生态中的独特价值。
问政新模式:从“看”到“问”的转变
《问政山东》自开播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问政”模式脱颖而出,不同于传统的电视问政节目,《问政山东》不仅仅是对政府工作的简单展示或评论,而是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直接将问题抛向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要求他们现场解答、表态并承诺整改,这种从“看”到“问”的转变,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和监督性,使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整个问政过程的参与者。
聚焦民生:小切口展现大作为
《问政山东》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选题紧贴民生,从教育、医疗、环保、食品安全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入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这种“小切口”的选题策略,使得节目内容既接地气又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和关注,在某期节目中,针对某地环境污染问题,节目组不仅曝光了现场情况,还邀请了环保部门负责人现场解释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承诺整改时限,这种直面问题的态度和方式,让观众看到了政府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心和行动。
透明公开:打造阳光政府新形象
《问政山东》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其推动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将问政过程全程记录并播出,使政府工作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这种“阳光问政”的方式,不仅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也促使相关部门在面对问题时更加谨慎、负责,节目还通过设立观众热线、网络平台等渠道,鼓励观众积极参与问政过程,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
问责有力:从“面子”到“里子”的转变
《问政山东》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其问责的力度和深度,节目不仅对问题进行曝光和批评,更重要的是要求相关部门和个人对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付诸实施,这种从“面子”到“里子”的转变,使得问政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批评和指责,而是真正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在某期节目中,针对某地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节目组不仅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还要求当地政府在后续节目中汇报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舆论引导:构建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问政山东》在发挥监督作用的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舆论引导功能,节目通过正面宣传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通过问政过程展现出的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构建了一个积极向上、理性客观的社会舆论氛围,这种舆论引导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也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风尚。
媲美“下饭神剧”的政治新风尚
《问政山东》之所以能够被人民日报评价为“媲美下饭神剧”的政风问责新风尚,是因为它不仅在形式上创新了电视问政的模式和方法,更在内容上深入到了民生问题的实质和政府工作的核心领域,它以一种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展现了政府工作的真实面貌和努力成果;以一种开放、透明的态度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和评判;以一种积极、负责的精神推动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进步,这种新风尚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视听盛宴和精神食粮;也为我国政治生态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