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考研难度大吗(考研究生的难度大吗)

普通人考研究生不难。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接下来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研究生都考什么。

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主要是笔试,考试科目有外语、政治、专业课和综合,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是不一样的;复试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考试内容包括英语测试、专业课笔试和综合素质面试。”

这几种科目是必考的。任何专业都一样。具体来说一下。

考研分为专硕和学硕,一般来说学硕三年制,专硕两年制,专硕专门培养掌握技能、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英语考英语二,学费一般比学硕贵,学硕是培养具有在某领域有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英语考英语一(其他外语不分一二),难度要比专硕稍大,如果用四六级跟英语一二做对比,大概可以得出英语一难度大于六级大于英语二大于四级这样。

,点击识别内容

政治外语单科满分100 专业课150 数学150 总分500

政治,外语必考(英语 日语 德语 法语 俄语等 英语每个学校都有,其他语种具体看学校有没有)英语一难度比英语二大,其次还有一门数学和一门专业课 。如果是考艺术 文史类 哲学 新闻 医学 语言等相关没有高数的专业不考数学,就考两门专业课 部分专业联考三门课的不是很了解,具体上百度搜查。

分数线划定每年有国家线,过了国家线才有资格复试,但是有一些顶尖的学校是自主划线,例如清华北大复旦等这样的顶尖学校,学硕可以调剂到相近专业的专硕,但是专硕没法调剂到学硕。

近两年年的录取比例

2017年全国考研人数201万人,录取人数58.98万人,录取率29.3%;2018年全国考研人数238万人,录取人数72.22万人,录取率30.3%;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290万人,录取人数在90万左右,录取率31%左右;而2020年考研人数更是突破300万,可见考研竞争多么激烈。

一直以来,考研报录比基本上稳定在3:1左右。由于近些年报考人数猛增,报录比逐渐向4:1靠拢。也就是说每四个考生中,会有一人入选。2019年报考人数比起去年多出了52万,增幅为近几年最高,而今年的硕士招生人数出现大变动的可能性并不大,19考研报录比大概会增至4:1。或者说,很有可能从19考研开始,考研报录比会从3:1彻底变成4:1,录取率变为25%。

建议大家通过对比同等院校的报录比,尽量避开报考人数多、录取人数少的院校来增加成功上岸的几率。

,点击识别内容

总结

考研并不是很难,但也不是很容易,它就相当于我们经历了大学四年以后,再参加一次高考。之所让人觉得为难,那是因为我们在大学四年当中,已经把知识储备给全丢了,需要重新复习学习。这也是考研总是说“考研复习”而不是“考研学习”的原因了。

总之,只要能压下浮躁的心,耐得住寂寞,就一定能有收获。加油吧少年!

专家解读考研,考研到底难不难?作者:本站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网上传时间:2015-06-0309:37:42

2016年考研,到底难不难?这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其实,难还是不难不是绝对的,需要考虑主观和客观的多方要素,且具有个性和特殊性,下面我们就从两大角度七个方面和大家谈谈考研难度问题,希望大家可以就此来为自己进行分析并确定目标。

一、客观环境分析

1.竞争对手

从竞争对手来分析,高考保送生极少,一般只有个别省重点学校才具有保送名额;而且有些学生即使被保送,但为了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也会放弃保送参加高考。而且这样的学生往往不在少数,因此只要是高中生就都会参加高考。所以高考竞争对手十分广泛,正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手云集。

相对而言,考研的竞争对手就少很多。与高考不同,考研的竞争对手并非所有优秀的本科生。一般大学里边优秀的顶尖高手会被学校保研,家庭条件优越的会出国深造,能力较强的已经找到很好的工作;而剩下的一部分里边也有大半平时都不爱学习,更别提考研了。因此,考研的竞争对手集中且能力水平相当,同学们努力超出自己目前的水平就可以了。

2.出题难度

众所周知,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出题时往往会针对高中学习内容简单、参考人数较多以及竞争激烈等特点,有意识的增加考试难度。

研究生考试内容较多,复习起来特别繁杂,主要考察学生对复杂内容的灵活应用,一般难度较大到题考生普遍不会。如此一来,考研的区分度也就基本为零。

二、主观条件分析

可是考研真的如以上分析的那么简单吗?以客观环境为前提分析之后,我们接着从主观条件来分析。

1.复习时间

高考是一场持久战,学生刚读高一的时候,就知道有三年的充足学习时间。在这三年中大家只需为一个目标专心准备,其他很多事情都不用自己去干,有父母的代劳、老师的帮助甚至会有亲戚朋友的支持,复习时间非常充足。

相比之下考研就是一场闪电战,一般只有一年的复习时间,甚至有些同学是报名的时候才临时决定考研,复习时间更短。而且大学期间的学习并不是以学生考研为目的,而是以专业课为主,所以学生的复习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在这种复习时间极短的情况下想要考个好学校,难度可想而知。

2.心态差异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你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在那样的年龄阶段离开校园你会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所以在这种没有后路可退的情况下,高考生都是背水一战,意志非常坚定。

高考是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却不一定是为了考研。大学毕业后学生的出路比较多,可以找工作、可以创业等等。正是因为有了太多出路,很多同学在考研过程中意志不坚定,容易动摇,由刚开始的激情澎湃走到了最后的半途而废。

3.学习环境

高中阶段学习环境良好,学生在一起谈论的话题大都是高考、分数、学习成绩之类。

而考研的学习环境就比较复杂,学生不仅要准备考研还要学习专业知识,甚至会受到很多外界干扰。比如宿舍有个同学去旅游了、有个同学去谈恋爱了、又有个同学去玩游戏了等等,只有你整天形单影只呆在自习室,或许室友们还会时不时给你泼一瓢凉水。所以说考研干扰因素太多,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强化自己的内心世界,坚定奋斗目标。

4.信息获取

高考只需要获取目标院校的分数线和所报专业的录取线即可。

而考研需要获取的信息非常多,如报考院校、专业、导师的信息以及导师的课题研究方向等。很多同学就是由于获取的信息严重不足而导致考研失败。

此外高考和考研同样都是考四门科目,但高考只要总分过线,哪怕英语只考了20分,都是可以被录取。而考研则不同,它要求总分数和每门科目都必须过线,只要有一科没过就意味着考研失败。

5.志愿填写

最后就是填写志愿了,高考可以选报三个志愿,而且是在考试之后填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答题状况评估分数选学校,把握性更大。而考研只能选一个学校一个专业,而且是在考研前两个月填写,风险性更大,难度也就可想而知。

考研到底难还是不难,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今天考试点老师从几个不同角度对考研难度进行分析,目的不是让2016考研的同学们看到这些难度知难而退,而是希望你们在了解了考研所能遇到的难度之后慎重考虑并选择,然后坚定自己的信念。切记不能“小马过河”,不要用自己的未来去验证他人话语的真伪。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