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正文

新能源论坛(六部委齐聚泰达论坛)

一是技术路线存在动摇问题。

近期部分媒体片面解读国家将不再支持纯电动,转而支持燃料电池汽车,部分行业企业也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动摇。事实上,由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尚未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标准法规缺失,氢气作为能源管理的体系尚未建立等等原因,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条件。

同时,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技术特点不同,有各自适合应用的场景,未来应该是互补、共存,而不是替代的关系。

二是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经济性还不能完全与燃料汽车、传统燃油汽车媲美,与国际上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也有一定的差距。

动力电池性能仍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车用控制芯片、电机控制器等一些关键部件依赖进口,随着逆全球化趋势有供应链断裂的可能。企业是否已经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是基础设施制约的问题。虽然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较快,截止到2019年7月达到了105.1万个,同比增长71.87%,平均3.3辆车一个桩。

但是与需求相比,一方面数量不足,另一方面我们的平均利用率又相对较低,行业盈利水平差,商业模式尚未成熟,充电的便利性、快速性、智能性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此外,我们还有资源环境的制约、产品安全性等问题,也都影响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对于目前新能源汽车出现的问题以及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现状,宋秋玲女士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坚定信心,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虽然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但从保有量、占比来看仍然比较低,截止到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约2.5亿辆,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350万辆,占比只有1.4%。

实践已经证明,新能源汽车是发展方向,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减少化石燃料消耗,促进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已营造良好的环境,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尽快提供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占比。

二是要保持定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电动车产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前进之路远没有停止。

要做优做强纯电动,巩固纯电动汽车领域的优势。同时对于燃料电池统筹研究,推动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探索布局合理、协同推进的发展新模式。

6月12日至13日,以“融合发展,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召开。

在13号下午的高端论坛上,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杨大勇发表演讲。

杨大勇

他认为碳中和是供给侧的改革,是能源革命也是产业升级,是驱动中国经济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和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所以这里面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他同时指出,未来在谈到“碳中和”这一概念时,应该把整个循环经济纳入进去。据他们调查,电池所用金属“锂”需要靠挖矿和卤水提炼而来,挖矿对生态有影响,而做卤水提炼需要的纯净水量实际上也非常大。所以他认为,碳排放不仅仅是开电动车的事,而应考虑整个链条的排放。

杨大勇说,碳排放对于智能化也有新要求。随着智能网联发展,使生态商业模式面临颠覆性的发展,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一系列智能互联生态也会加速构建。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王侠会长,各位同仁,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因为今天下午这一场是一个命题作文,关于碳排放、碳中和的命题,我代表长安新能源谈一下我们的思考和看法。

碳中和是供给侧的改革,是能源革命也是产业升级,这里面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据我们和其他一些机构的研究成果显示,到2060年的时候中国在清洁技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会高达100万亿人民币,可创造4000万个新增就业,其中到2023年中国低碳产业的产值预计会达到23万亿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以上。所以我们觉得这是驱动中国经济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和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所以这里面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第二由于汽车产业链比较长,所以汽车产业的碳中和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做了一个分析,不考虑最上游的原材料,以一个燃油型SUV为例,根据碳测算。汽车零部件制造占比达到14%,整车制造环节是1%,燃料生产环节是9%,整个生命周期里面燃料使用中碳排放会达到76%,这是大头,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做新能源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碳中和考验着每个企业的战略智慧。

前段时间我比较感兴趣对于电池回收这一块,可能以下数据不一定准,但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我们了解到,大家都知道一些贵重金属,特别是锂需要靠挖矿和卤水提炼而来。挖矿对生态有影响,这边要减排,那边对生态有影响,实际上并不划算,卤水也一样,比如在格尔木上面做卤水提炼,每提炼一吨卤水需要的纯净水量是非常大,可能需要20吨纯净水,水在盐湖里面没有,只有从格尔木调,成本非常高,对生态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里面未来对于电池的回收业务这一块非常关键、非常重要。我们初步做了一个测算,一块新电池里面的贵重金属,其中70%可以从一块旧电池里面提炼出来,而且电池的回收成本要比挖矿、卤水提炼要便宜,而且可以实现生态循环。所以未来在谈到碳中和这一块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该把整个循环经济纳入进去。所以未来我认为电池回收业务这一块,也是一个朝阳产业。现在因为新能源车淘汰出来比较少,大家对这一块效应还不是特别好,从这一块来看特别重要。

第三电动车和智能化也将是推动绿色生态和新兴产业模式构建的一个重要力量。汽车行业的电动化率提高,可以促使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总体下降。比如高阶智能驾驶的执行,可以优化我们的出行方案,其在规模化部署后也会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和运输效率,这对减轻碳排放以及节约能源方面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碳排放不仅仅是电动车的事,对于智能化也有新要求。随着智能网联发展,使生态商业模式面临颠覆性的发展,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一系列智能互联生态也会加速构建。

第二个方面,长安汽车在坚定不移向智能低碳方面转型的实践。我们公司在2017年的时候发布了一个“香格里拉”计划,是一个有关新能源战略方面的战略,之后提出了“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做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叫做“智能低碳科技出行公司”,向这个方面进行转型。作为一个传统的汽车企业,这个定位的转型过程对我们来讲挑战不小,希望用这种转型将我们的软件和效率打造为核心竞争力,以智能化和电动化为主要特征,推动我们公司向共享产业、生态产业方向发展,形成新汽车和新生态的产业公司。我们也希望能够成为数字电动汽车的普及者的目标。

基于此,我们提几方面的具体做法。

第一以用户为中心,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转型。做碳中和也好,减轻碳排放也好,最重要说到底要加快新能源车的普及率,车辆少了说什么也没有用。1-5月份,我们也努力完成了去年全年量,5月份单月销量已经过万,必须得用实际行动把量拉下来,才能为碳中和作出贡献。我们基于方舟的架构,我们打造了域控架构的全新平台,未来五年将陆续推出26款全新新能源汽车。

第二坚持技术创新、加速核心技术突破。我们坚决推进“北斗天枢计划”,这是智能化计划的代号,还有“香格里拉计划”,掌握了500项技术,有48项是国内首发,已经位居行业前列,同时打算了长安新一代超级新一代系统、域控系统和电池管家,本月做一个长安的发布会,希望各位媒体多多关注。

第三贯彻低碳的设计理念,提供更加环保的出行体验。整车方面对于车辆轻量化的技术在碳中和、节能减排方面有很大帮助,我们突破了十余项的技术,实现了车身最大减中达到了31%。该系列技术目前在5个车型、30个零部件上率先实现了量产化的应用,轻量化技术水平也达到了行业的领先水平。除此之外在平台化、模块化方面,包括内燃机高效燃烧系统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近三年以来长安汽车一共会有15款产品在健康、节能环保方面的优秀表现,入选了国家“绿色设计产品”。

第四关于建立轻捷高效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低碳制造的发展。虽然整车厂的制造只占1%,仍然希望在这作出我们的努力,打造绿色制造标杆,利用清洁能源实现管控,推动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最近在整车工厂做了一个储能装置,把旧电池弄来,晚上进行充电,充电完以后,白天工厂基本完全用它供给,不再接入工业用电,这是一个尝试。以后长安制造工厂,也会按照这个方向逐渐实现低碳化。我们认为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所有的中国品牌和我们的产业链伙伴一起要团结和行动起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及时响应国家的政策要求,共同创造更加低碳的汽车生态。

科技长安,智慧伙伴,谢谢大家!